精准下沉 服务大局——福建教育学院“下沉式”培训项目工作纪实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精神,促进乡村振兴,福建省教育厅将下沉式培训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委托福建教育学院承担全省22个县(区)“下沉式”培训项目。2022年6月份以来,学院组织全省名优专家430人次“下沉”诊断、指导与授课,参训人数1859人,实际辐射人数超过8000人。
为精准补短板、强弱项,学院出台《“下沉式”培训项目实施指导意见》,以学员为学习主体,采用“123455”模式,即以教师发展为一个中心目标,重点关注“种子教师”和“研修教师”两层骨干力量,以学员的模仿课、研磨课和汇报课三阶梯为抓手,打通省、市、县、校四级教研队伍,通过现场调研、课堂诊断、理论引领、实践示范、跟踪指导等五个环节落实目标,最终将培训-教研-课堂-教师-育人五个要素有效衔接。
“下沉式”培训直观度高、目标性强、针对性准,取得良好成效。一是“沉”得深入,精准对接需求。学院组建22个调研小组下沉调研,把脉一线急需;首席专家和一线学科专家下沉诊断,把脉现实短板,精准把握地方的急难愁盼问题。二是“沉”得扎实,供给精准发力。在课程设计上,项目组针对性地设计从理论到实践的“组合”课程,逻辑严密、落地有声;在实践指导上,组织指导教师走进学员的真实课堂,考量学员对培训内容的吸收和掌握程度,形成指导“长链条”,切实提升学员教育教学能力。三是多层辐射,培养使用精准结合。项目的示范辐射广泛适用于以县域教研部门为龙头的区域性学科教育教学研究,通过“1+X”模式进行多渠道示范辐射,“1”就是“种子教师”和“研修教师”通过自我实践、师徒结对等形式辐射新教师或青年教师;“X”就是在本市、县、校教研力量的指导下,辐射本校同学科教师、本校跨学科教师、本县或本市其他教师。四是多样成果,精心总结精准提升。培训实施带动了地方教研方式的变革,通过教师工作坊、学科教研组教研、县区学科教研室教研等层面展示培训理论(隐性)成果;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的汇报课、示范课、精品课、学员论坛展示、汇报演出展示等方式呈现培训实操(显性)成果。
“下沉式”培训受到地方有关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员的一致好评。今后,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惠及更多地区的教师和学生,不断促进一线学科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研能力提升,助力我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培训管理处)
用户登录